作者:环保分公司 聂晓鑫 人气:0 日期:2021-08-16
邯郸,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河北省最南端的城市,当前正在全力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。在2021年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20年1-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,邯郸排名倒数。在河北全省产业结构优化,发展质量提升的背景下,邯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全力降低钢铁工业产能,提升空气质量,努力探索一条旅游强市,绿色发展之路。
作为邯郸市推进碳达峰,碳中和目标和承办第六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配套项目,中国化学工程集团重机公司承建的邯郸太阳能“光热+”综合开发示范工程,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、河北省重点工程、邯郸市“十四五”重点建设工程、推动邯郸市环境提升的重要探索。项目总占地1124亩,总投资约为50亿元,将打造以“太阳能光热”利用为核心的的绿色低碳文旅商业综合体。
项目已于2020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,目前水世界区域钢结构网架部分已完成施工,进入内部开挖、设备安装阶段;休闲酒店区域即将完成封顶;雪世界和能源镜场区域已顺利开工。预计2022年年中能完成整体建设工作。
设计先行,独具匠心的品质工程
太阳能“光热+”综合开发示范项目位于漳河南岸,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开发建设,总建筑面积超50万平方米。建筑面积大,建筑单体类型多,施工工序复杂,工期任务紧,同时项目作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重点项目,建设定位高,设计“先行 官”从一开始就面临一场硬仗。
2020年3月接到项目建设任务后,中国化学工程集团重机公司组织设计团队立即行动,研究漳河沿线的现状和特点,从整体到局部,分层分阶段推进落实,有序开展包含方案深化设计、初步设计、施工图设计在内的“沉浸式设计”。 在设计理念上,项目坚持低碳创新理念, 采用国际领先的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,运用聚光太阳能供热系统,突破性的将太阳能光热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旅游、体育、酒店服务等产业,将受气候影响较大的冰雪和水上旅游项目建设成四季旅游项目,给游客提供一站式亲水感受,领略春暖花开、水天一色、春华秋实、林海雪原、滨海风情的崭新体验。
此外,这是太阳能光热能源在文旅设施类建筑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,前期可参考资料少,技术要求高,为此,项目部积极组织各方技术力量反复修改完善设计方案,攻克设计难关,经过各项指标比选,才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。
克难攻坚,勇于担当的责任工程
2020年5月1日,项目正式开工建设。面对有限的工期、紧迫的任务、紧张的人员设备和材料条件,项目部认真分析现状,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整合资源,从人员配备、现场机械材料补充、后勤保障服务几个方面同时入手,层层落实责任、紧盯施工一线、步步推进进度。
2020年6月22日,接待中心桩基施工完工;8月30日,项目钢结构工程开工;2021年春节,300多名建设者积极响应号召,就地过年,春节不停工,全力投入建设;2021年5月13日,水世界屋面网架完成整体提升。8月底,休闲酒店也将完成封顶......回忆起项目建设,“光热+”项目部经理王国辉不无感慨的说:“现在看着这拔地而起的建筑,焕然一新的项目部,我总能想起我们刚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,这里还是一片荒芜,要把这个地方建设成绿色、休闲、现代化的文旅地标,我们从一开始就抱定了啃“硬骨头”的信念。”从研究结构图纸,确定施工点位开始,项目团队坚持把每一张图纸、每一个节点、每一道工序吃透,同时最大化创新思维,找到各项分部工程的优化点,为工程后续开展制定出一份精美的建设答卷。
环保低碳,转型升级的绿色工程
产业转型,绿色发展是邯郸市近年来的重点工作。太阳能“光热+”综合开发示范项目作为邯郸市、河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,将打造成以“文旅”为名片,以“太阳能光热”利用为核心的可复制的绿色低碳商业示范工程,其运用聚光太阳能供热系统,突破性地将太阳能光热资源大规模应用于文旅设施,建设“以室内‘亲水’和‘冰雪’内容为主题,可辐射周边500公里区域的“中原全天候四季型+一站式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”。
据了解,该项目以建设11.2万平方米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场以及配套设施为主要工程,以太阳能光热资源作为能源供给的主体,以首创使用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四季水世界文化旅游项目结合,以解决亲水文旅项目高耗能的问题。同时,该项目供热半径为13公里,将供应目标辖区居民住宅冬季供热及生活热水的需求,为北方地区实现冬季清洁能源取暖供热提供新支撑,极大减少煤炭等传统资源供热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,破解冬季环境污染问题。
项目建成后,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碳78600吨,等于植树造林4366亩。预期年收入16亿元、利税6.7亿元,增加就业岗位1200个。
“筑”力旅发,建设邯郸。中国化学工程集团重机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主动融入城市发展规划,践行央企使命,充分发挥自身“设计”“开发”“建造”优势,全方位参与城市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“化学”智慧,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综合体,助力地区唱好经济环保“协奏曲”。